小兒夜尿與肺脾腎有關
文/楊喜媚
12歲的小玉由家人陪同前來看診,爸爸提到小玉從小就有尿床的問題。原本以為長大了應該就會好,至今都快要上國中了,每週都還有4、5天尿床的狀況。奶奶為了在半夜叫醒小玉上廁所,也因此睡眠不足。
仔細詢問,小玉的尿床是長期以來的問題,並非特殊原因如遭受責罵挨打、考試或家中變故而發生,因此排除了心理因素造成的尿床。小玉接受過檢查確認腎臟、膀胱功能正常,曾服用西藥治療,一開始都能改善,但只要一停藥,就會慢慢復發,因此家人希望能藉助中藥調理,根本治療。
其實排尿是一種反射,只要膀胱脹滿了自然就會排出,所以不論日夜都會尿床。但大部分的孩童到了3歲左右,大腦發育漸漸成熟,這時就能靠意志力在適當的時間、地點將小便排出。
因此醫學上認定,超過5歲以上還會尿床,就診斷為「小兒夜尿症」,需要接受治療。
西方醫學認為,小兒夜尿症與幾項因素有關,包括遺傳、小兒神經系統成熟較慢、夜間抗利尿荷爾蒙分泌減少、睡眠太深沉、心理因素、泌尿系統疾病等。
就中醫的觀點來看,人體水分的代謝與肺脾腎有關,由於小兒的臟腑稚嫩,發育尚未完全,或是病後失調,因此容易發生夜尿。
◎小兒夜尿臨床常見三種體質:
●一種是腎氣虛寒型,常見小兒面色蒼白、四肢冰冷,可用中藥裡的菟絲子、益智仁、白果等藥來溫補腎陽,固攝尿液。
●另一種為脾肺氣虛,病患常伴有鼻過敏及腸胃脹氣、軟便等症狀出現,可用黃耆、益智仁等藥來補氣固澀。
●第三種屬於肝經濕熱,常見小兒性情急躁、夜間磨牙,可用龍膽草、梔子等藥清肝瀉熱。
患者平時應注意晚餐後,控制飲水量,尤其是有利尿作用的含咖啡因碳酸飲料;白天時,延長兩次小便的間隔時間,來訓練膀胱的容積;排尿時,中斷數次,以訓練尿道括約肌,並且避免白天孩童遊戲過度,夜晚因過度疲倦而熟睡尿床。
父母對於孩童尿床的態度,除了接受治療外,要耐心教育,鼓勵孩子消除羞怯及緊張的情緒,平時可用芡實、蓮子、茯苓等中藥材燉煮食材,有健脾固腎的效果。(作者為台中市楓林中醫主治醫師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