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孩子的成長不是場百米賽跑

「我家孩子說話結巴,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吧?」、「我的孩子一刻都靜不下來,注意力不集中,好動、坐立不安,該怎麼辦才好呢?」

做媽媽的,對孩子的擔心從來就不曾間斷過。實際上,一天裡,我就會碰到數十位媽媽帶著各種問題來找我。像是孩子剛出生時,只要稍微哭得大聲一點,就擔心他是不是哪裡不舒服;長大一點,住在對面的孩子都會說話了,便緊張自己的孩子為什麼到現在還不會講話;看到隔壁家孩子很有主見,就懷疑自己的孩子是否太乖巧、太聽話了;隔壁鄰居的媽媽們紛紛送孩子去學音樂、畫畫和體育,於是擔心自己的小孩沒跟上腳步,會不會成為同儕間唯一的笨蛋;到了學齡階段,焦慮還是沒減少,煩惱孩子的成績會不會落後,憂心他在班上不受重視。

每個孩子不只長相不同,個性與行為舉止也不一樣,成長發展速度當然也不相同;有人發展得比較快,也有人發展得比較慢。孩子之間不只有這些差異,就連個人潛在能力的發展速度也是有差別的,例如妳的孩子可能比隔壁家的晚學會說話,但卻有可能比較早學會走路。孩子的成長不是場「百米賽跑」,而是一場「馬拉松競賽」,媽媽的眼光應該放得更遠。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他所關心的事物,一看見現在流行上哪一家補習班或課程,也將孩子往那裡送,對孩子並沒有好處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對於孩子感興趣的事物給予適當地引導、刺激,提供適性教育是很重要的;也就是說,孩子需要的是一個符合他個人性向的教育,而這絕不是將孩子送到補習班就能做到的。

在這場講究耐力的馬拉松競賽中,妳的孩子需要的是一位能在他口渴時提供他水、熱的時候讓他涼快,隨時關懷他及引導他的媽媽。

媽媽不安,孩子也會感受到

我總是提醒媽媽們,不要杞人憂天,做無謂的擔心。在教育程度普遍提升的今天,父母卻沒受過如何養育孩子、怎麼樣扮演好父母角色的教育訓練。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在生下孩子後,才開始手忙腳亂地迎接新手父母的生活。在以前的大家庭裡,還可以向婆婆、嫂嫂取經,但在核心家庭時代,沒人能從旁協助,沒經驗的新手父母當然會感到很不安。

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父母對孩子如果有過多不必要的擔心,反而容易導致孩子產生問題。舉例來說,當孩子進入語言能力快速發展階段,媽媽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是不是有口吃。其實在語言發展階段,孩子說話不流暢,大部分都只是暫時的現象,很快就會消失。要提醒媽媽們的是,請不要過度求好心切,硬是催促孩子快快把話說完,這樣反而會讓孩子過於緊張、最後真的變成口吃了。又如幼兒期的孩子常常會說些不真實的話,這並不是撒謊行為,而是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想像力非常豐富,還無法分辨現實與幻想的不同罷了。

另外,有些媽媽常因孩子的身體虛弱而擔心不已,總是說:「我的孩子身體不好,沒辦法去遊樂園玩,他只要乖乖待在家裡玩就可以了。」其實,當孩子到了需要盡情跑跳來鍛鍊體力的時期,如果無法給予適當的運動刺激,極有可能導致身體發展遲緩。我見過許多孩子,儘管身體有缺陷,仍能讓缺陷的阻礙降到最低,這和媽媽及家人給予他什麼樣的照顧有很大的關係。孩子的生命力有時真的超出我們所能想像的,那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。相較之下,那些在媽媽過度保護下長大的孩子,才更容易產生問題。

不要讓擔心變成習慣

現代媽媽們因為社會型態的改變,家裡幾乎很少有長輩可以請教育兒的方法,只得獨自承受一些育兒上的煩惱,只要孩子有一點點不對勁,就會緊張半天。遇到不懂的事、發生問題時,當然會擔心、不安。因此,當媽媽的妳,請先學習如何教育孩子、了解孩子每個成長階段的特性以及照顧孩子的方法……在這個資訊發達的社會裡,許許多多的育兒叢書、相關雜誌或電視節目都是我們學習育兒知識的途徑。

如果真的感覺孩子有問題,千萬別獨自默默承受,最好的方法就是馬上尋求專家協助,找出問題、及早解決。過去,很多人都認為帶孩子上兒童精神科或兒童心理諮商中心,等於是給孩子貼上「心理異常」、「問題兒童」的標籤,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。若懷疑孩子有問題,前往兒童心理諮商中心或兒童精神科接受診療,不只能除去媽媽的憂慮,萬一發現孩子的確是發展異常,也才能及時給予孩子適當的治療,這才是更重要的。

在這裡,我要提出一點,並非只有優秀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傑出的孩子。一個孩子的成長好壞,除了父母的教養非常重要之外,孩子同時也是依他與生俱來的潛在能力一點一滴慢慢成長的,即使是發展有障礙的孩子,也都具有某種潛在能力。舉例來說,大部分的孩子在熟悉母語的過程中,都不會有困難,這是孩子先天的語言習得能力與周圍適當的語言刺激而產生的結果。

事實上,沒有父母會特別花時間去鑽研如何教導孩子說話的學問,但卻都知道要適當地給予孩子語言刺激。當孩子咿咿呀呀說話時,父母都懂得以微笑來應對;不斷重複說同一個句子給孩子聽,希望讓孩子更容易了解自己說的話;對孩子溫柔地笑;只要孩子有危險,立刻飛奔過去保護他;知道孩子需要些什麼,能夠隨時滿足他的需求。這些對孩子的發展都有很重要的影響。

媽媽關心孩子、愛孩子也是有方法的。不當的憂心──像是不斷地拿隔壁家的孩子來比較、老是操心孩子跟不上別人;或是不斷唸著:「這對智能發展有幫助!」、「這對語言發展有幫助!」要孩子做許許多多的練習題;或者因為無法送孩子上補習班、參加某種訓練營就焦急不已……媽媽這樣的態度對孩子來說,一點好處都沒有,不但剝奪孩子自動自發學習的動機,更可能導致孩子的發展有問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ssica 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